学院动态
学院动态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动态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启专业之蒙,引成长之路:一场 “校友 + 教师” 共筑的设计启蒙课

发布日期:2025-09-24

2025年9月24日,湖北恩施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于至善楼五楼 OBE教室,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展《专业导论》课程专题讲座。作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“启蒙第一课”,此次课程聚焦新生专业认知建构与学习路径规划,特邀 2024 届优秀毕业生、现任医学部健康学院就业主管兼辅导员朱浩瑞老师担任主讲嘉宾,以“设计未来式・与学弟学妹们的对话”为主题搭建交流桥梁。环境设计系全体专业教师全程参与,构建“校友经验分享+教师专业赋能”的双轨育人场景,为新生开启专业学习的系统性引导。

在专业认知深化环节,朱浩瑞老师以自身“职业教育—本科教育—行业实践—高校育人”的跨阶段成长轨迹为样本,具象化呈现环境设计专业“从理论到实践、从技能到素养”的培养逻辑。围绕“基础能力建构、专业视野拓展、实践创新落地、自我效能管理”四大核心模块,结合环境设计学科特性,系统解析专业学习的“双维能力体系”。其一为技术硬实力,强调手绘表达的空间叙事能力、工程制图的规范精准性、设计软件(如CAD、SU、3D Max、PS)的高效应用能力,需通过“理论授课+实训操作+作业迭代”的闭环训练筑牢根基;其二为综合软实力,涵盖设计思维的系统性、人文底蕴的支撑力、审美判断的前瞻性,需依托设计史论课程、跨学科案例分析、文化场景调研等多元路径逐步积淀,二者共同构成环境设计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。

在实践育人路径分享中,朱浩瑞老师通过案例复盘的形式,展示其在校期间参与“未来设计师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”、“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”等国家级、省级赛事的获奖作品,以及参与地方社区微更新、乡村民宿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践成果,深度诠释“以赛促学、以践促能”的专业培养理念。他还指出,环境设计作为“解决人与空间关系”的应用型学科,需将课程作业视为“微型设计项目”,以真实场景需求为导向打磨方案,同时建议新生提前规划职业路径,通过实习接触室内设计、景观设计、软装搭配等细分领域,在实践中明确专业兴趣方向。针对新生普遍关注的成长焦虑,他提出“设计迭代思维”,强调“每一次方案修改都是优化的过程,每一次评审反馈都是能力提升的契机”,引导新生建立积极的专业学习心态。

互动答疑环节聚焦“专业成长痛点”,新生围绕“专升本阶段的专业课程衔接”、“设计软件学习的优先级排序”、“学科竞赛的选题与团队协作技巧”等问题展开提问。朱浩瑞老师结合行业人才需求标准,给出“软件工具为基础、设计思维为核心、实践经验为支撑”的成长建议,环境设计系教师则从课程体系设置角度,补充解读“基础课—专业课—实训课”的递进式培养逻辑,并介绍系部与地方设计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,为新生提供实践资源对接渠道,实现“校友经验+教师指导”的双重赋能。

此次《专业导论》课程的开展,不仅完成了新生专业认知的“启蒙教育”,更构建了“校友—教师—新生”的立体化育人链条。未来系部将持续深化“OBE 教育理念”,依托优秀校友资源打造“设计成长论坛”、“实践导师计划”等特色育人项目,推动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,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“技术能力、设计素养、创新思维”的高素质环境设计人才,为区域设计产业发展输送优质后备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