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2日下午,湖北恩施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胡河平为2025级风景园林专业新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导论课,带领学子们初识园林之美、展望职业未来。

一、 初识园林:诗意与科学的交融
胡河平副院长以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之父孙筱祥先生提出的“五条腿走路”教育理念开篇,强调一名优秀的园林设计师应同时具备诗人、画家、园艺学家、生态学家和建筑师的多重素养。
这一理念为新生勾勒出专业的宏大框架——风景园林不仅是技术,更是艺术与生态的深度融合。

二、课程体系:项目驱动与以赛促学
在课程体系环节,胡河平副院长重点介绍了专业的特色课程与实践教学安排。
素描与色彩、建筑初步设计、花卉植物学等课程将带领学生从基础走向专业;苏杭沪风景写生实践等实践项目,则让学生“游山玩水”中实现专业认知的跨越。
教学突出项目式驱动,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开展真实景观工程项目教学。如恩施民族地区景观改造等实际案例,将贯穿教学过程,实现“真题真做”。
学院积极推动“以赛促学”,鼓励学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、全国高校数字化技术设计大赛等30余项学科竞赛,在实践中锤炼专业能力。

三、证书与就业:多元路径勾勒未来图景
在未来发展部分,胡河平副院长系统梳理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就业方向与深造路径。
学生可从事城乡人居环境改造、城市公园社区营造、风景园林施工、文旅农旅研学等工作,也可报考城乡规划与建筑类公务员或继续考研深造。
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证书支持体系,包括普通话等级证书、教师资格证、全国BIM技能等级证书、室内设计师证等,从通用到专业全覆盖。
四、跨界融合:科技与国际视野拓展
课程还展示了风景园林与新兴科技的融合趋势。结合产教融合,联合普宙科技有限公司,介绍了无人机技术在智慧城市、生态环保等场景中的应用,为专业注入科技动能。

学院积极开展海外院校际交流项目,推动国际研学、留学,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学术平台。
这场持续90分钟的专业导论,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,更是一场职业理想的播种。胡河平副院长在结束时寄语新生:“愿你们在湖北恩施学院,学有所成,未来可期——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欢迎你!”
秋阳正好,映照着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。这群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,正在与风景园林相遇,也与未来的自己相遇。